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1956年1月14-20日)

发布时间:2013-04-13 09:08:56 审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4346 次
【字体大小:
    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克服在知识分子使用、待遇上的某些不合理的现象,中共中央于1956年1月14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次会议之前,为开好这次会议做充分的准备。1955年11月23日毛泽东召开会议讨论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周恩来汇报了有关知识分子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毛泽东认为,应该先在党内很好讨论,然后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会议决定:在1956年1月召开一次大型会议,全面决定知识分子问题,并成立了由周恩来负总责的有彭真、陈毅、李维汉、徐冰、张际春、安子文、周扬、胡乔木、钱俊瑞参加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10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进行会议的准备工作。此后周恩来起草《知识分子问题》提纲等文件,召开各种会议征求意见。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省、市、自治区党委和省直辖市党委负责人,中央各部委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负责人,各全国性群众团体党组负责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工厂、矿山、设计院、医院、文艺团体、军事机关党委负责人,共1279人。

    会议由刘少奇主持。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他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我国知识分子的现状作了科学的分析,充分肯定了我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业务上的巨大进步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作用。他明确地指出,建国后,由于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经过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力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各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卫生、文化、艺术等五个方面的知识分子共384万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

    《报告》提出了正确对待知识分子问题的政策、方针和方法。要有计划地帮助他们在政治上和业务上不断进步,大规模地培养新生力量,更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是我们努力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党目前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根本任务。为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作用,1.应当改善对他们的使用和安排,使其能够发挥对国家有益的专长;2.对于所使用的知识分子有充分的了解,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工作;3.应给知识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

    《报告》指出:“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这个革命,就它的意义来说,远远超过蒸汽机和电的出现而产生的工业革命。“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力量,才能有充分的条件……在和平的竞赛中或者在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国家。”“世界科学在最近二三十年中,有了特别巨大和迅速的进步,这些进步把我们抛在科学发展的后面很远,”“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认真而不是空谈地向现代化科学进军”,“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

    《报告》总结了我国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经验。指出:“知识分子的改造通常经过三条道路:一条是经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一条是经过他们自己的业务的实践;一条是经过一般的理论的学习。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的思想转变常常在这三方面都受了影响。但是一般地说来,社会生活的教育作用最为广泛和直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确立知识分子的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决定的意义。”

    《报告》最后提出了制定1956年到1967年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的任务,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同日,毛泽东在会上讲话中,指出:现在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愚昧无知的命,单靠大老粗,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中国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全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奋斗。

    会议认真讨论了周恩来作的《报告》,一致赞同这个报告。

  2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同时,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郭沫若等领导下,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

  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知识分子是极大的鼓舞。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知识分子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决心为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状况,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会后,全国形成“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