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大讲堂

解放军报:研究作战起码得有“土腥味”

发布时间:2013-10-22 08:08:57 审稿:人民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1235 次
【字体大小:
    恩格斯具有很高的军事造诣,留下了有关军事问题的论述约150万字。马克思的女儿燕妮送他一个“将军”的绰号,马克思称他为“被公认为伦敦头号的军事权威”。原因在于恩格斯不仅数十年如一日地苦攻军事理论,并且多次亲自参加战争实践,密切关注当时频繁发生的武装起义和战争,准确而又深刻地预见了多次战争、起义的进程和结局。

  一位俄罗斯将军说:站得住脚的作战理论必须具有“血腥味”,起码得有“土腥味”。研究作战问题如果没有“土腥味”,脱离实践的沃土,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点上,美军尤其重视作战理论的实践运用,不仅通过作战实验室进行模拟验证,还通过频繁的实兵演习论证完善,甚至把战场作为检验作战理论的试金石。美军专门规定,新概念作战理论颁布18个月后,要进行全面评估,符合预想就深化完善,否则就放弃。可以说,作战研究的“血腥味”“土腥味”,是美军设计战争、主导战争、打赢战争的助推剂。

  当前,全军战法创新蔚然成风。但必须正视,一些部队研究作战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如,有的搞空了,研究问题坐而论道、大而化之,脱离作战任务与装备技术实际;有的搞虚了,一心想着出经验、“放卫星”,简单“贴标签”、编“四六句”、造新名词;有的搞偏了,不到一线去“接地气”,却在办公室里“找灵气”,等等。这些不实之举,必然影响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是未来战场制胜的大敌。

  研究作战的基本价值,体现在进入决策、指导实践,将理论精华物化于现实之中。叶剑英元帅当年批评一些理论成果,曾用“一孤(立)二空(洞)”来形容。空想家总爱关起门来搞“纸上谈兵”式的研究,实干家恰恰在实践中捕捉火花、感悟并主导现实与未来。创新作战理论,离不开超前设计,离不开借鉴引进,但决不能脱离实际、妄谈空论,决不能照搬照抄、简单套用,否则就是“伪创新”,对作战准备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实践出真知。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来自于实践、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作战理论,不能算是理论成果。无论是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马汉的“海权论”理论,还是杜黑的“制空权”理论,无不在战前训练和战争实践中得到全面检验。

  应当看到,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作战研究的“土腥味”已不再拘泥于演训实践,作战实验开辟了战争“预实践”的新领域。通过把战争搬进实验室,借助计算机推演和模拟评估,对作战理论进行验证完善,同样可以演绎出一幕幕弥漫硝烟味的战争活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