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揭露张国焘早期叛变革命的部分罪行

发布时间:2014-09-15 08:00:20 审稿:《皖西党史资料辑要》书稿 作者:胡允恭 浏览:48836 次
【字体大小:

写信人:胡允恭

时间:1984年3月24日

 

我们都知道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加入军统局。可是对于张国焘早年就有叛党行为,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其实早在1924年,张国焘在北京被捕,当时就向曹琨政府投降,出卖了陈独秀、李大钊等负责同志,以及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1931年4月,中共中央派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到鄂豫皖苏区,由张国焘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陈昌浩任鄂豫皖苏区少共中央局书记,全权领导鄂豫皖苏区。张国焘到来不久,积极推行王明“左”倾路线并进行夺权,对鄂豫皖特委和红军进行了全面改造,打出“布尔什维克的改造”、“加紧肃反”等旗号,在鄂豫皖苏区屠杀了许继慎等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约近万名之多。

1931年8月,有人给红12师师长许继慎送来一封信,内容是国民党大特务曾扩情写的劝降书。许继慎当即连人带信交给了徐向前和曾中生,二人认为这是国民党的反间阴谋,将信上报给了中央分局。张国焘见后如获至宝,立即对许继慎展开调查。不久,保卫局“破获”了一个兵变阴谋,在严刑拷打下,当事人供认许继慎、周维炯、熊受暄等人都牵涉其中。张国焘立即命令逮捕一切与“此案”有关的人员。

很快,许继慎、红11师师长周维炯、红11师政治部主任熊受暄、鄂豫皖军委参谋主任李荣桂、红10师参谋主任柯柏元、原红33师政委姜镜堂、军政治部主任王培吾、秘书长陈翰香、红12师政委庞永俊、继任政委吴荆赤、红12师副师长肖方、红10师副师长程绍山、参谋主任范沱、政治部主任关叔衣、红28团团长潘皈佛、28团副团长丁超、红30团团长高建斗、政委封俊、红35团团长王明、红12师参谋长兼红36团团长魏孟贤等人相继被捕。

两个月后,许继慎、周维炯、熊受暄、姜镜堂、王培吾、陈翰香、吴荆赤、肖方、关叔衣、庞永俊、程绍山、柯柏元、魏孟贤、潘皈佛等人及一大批营、连级将领被杀害。许继慎的妻子王望春是师政治部秘书,当时已怀孕,也被秘密杀害。

在清除掉这批“反革命”后,张国焘又命令全苏区审查整肃。这场“整肃”杀害了红四军多少人,至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仅1931年11月22日陈昌浩在《彭杨学校报告肃反经过》一文内就承认:“这次共计肃清改逆一千人,富农及一切不好的分子计一千五六百人。”

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记载:“从9月13日到11月中旬,先后以所谓‘改组派’、‘第三党’、‘AB团’等莫须有罪名而逮捕杀害的红四军中的高级干部就有:第十一师师长周维炯,第12师师长兼皖西军分会主席许继慎,第12师政治委员庞永俊、副师长肖方、政治部主任熊受暄,第10师政治部主任关叔衣、参谋主任柯柏元,第28团团长潘皈佛、政治委员罗炳刚,第29团团长查子清、政治委员李奚石,第30团团长高建斗、政治委员封俊,第32团政治委员江子英,第33团团长黄刚、王长先,政治委员袁皋甫,第34团政治委员吴荆赤,第35团团长王明,第36团团长魏孟贤,第38团政治委员任难,以及十二个团的政治处主任等,在白雀园遭杀害的军事系统的高级干部,还有军委政治部主任王培吾,前任皖西军分会主席和第12师政治委员姜镜堂,原红一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祺等多人。”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记述:“将近三个月的‘肃反’,肃掉了两千五百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而当时的红四军不过1.5万人,足足肃掉了六分之一!还有数字是:12个团杀掉了六千人!

张国焘主持的肃反不仅杀人过多,且刑讯逼供也是非常残酷的。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袁克服说:“那时捉一个就问,问了就打,打了就供,供了再捉。”

杨克武少将在回忆肃反那段经历时也说:“张国焘搞肃反时,我在四方面军政治科任科长,专搞肃反,杀了一些人。刑法也是很残酷的,如灌辣椒水、手指头钉竹签子、站火砖、捆绑吊打等等,苦打成招,非要你承认是反革命,还要你说和你说话的也是反革命。譬如,我俩在一起说过话,我给抓去了,苦打成招,承认了自己是反革命,这还不饶,非要说你也是反革命组织的人,这样又把你抓去,如法炮制,株连一些人,然后一一给杀害了。战士们年轻,爱玩,走路拣石子打着玩,看到了,这叫‘石头队’。那时生活艰苦,战士们打地主的东西,在一起吃一顿饱饭,说这是‘吃喝委员会’。仗没打好,说是对反革命手软。从团长到马夫、火夫都说不好,也都不得了。总之,无奇不有,随便安个名堂都可以。”这种毫无限制的肃反,使得捕人、捉人、杀人无限制地扩大化了,其场面之大、情景之恐怖非常罕见。当时一片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张国焘在其自撰的《我的回忆》中自吹自擂,把自己描写成是一个热爱党、热爱人民的人。事实上他到安徽,是为了执行王明、米夫的旨意,要消灭红军、杀尽共产党人,重建他们的势力范围,藉以夺取军权、政权,实现他们独霸的野心。关于《我的回忆》一书,北京党史研究会曾开会讨论过一次。会上有人说,张国焘的皖西大屠杀,是个皖西事件,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有人说,这是王明左倾路线造成;也有人说,当时肃反不仅限于皖西,其他地区都发生过,是大势所趋。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没有道出事情的本质。

《南京日报》曾刊登一条消息,引证了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盖隆同志的谈话,谈话指出,一些人企图为张国焘翻案是不能允许的。众所周知,张国焘、王明都是在米夫指使下在鄂豫皖苏区进行大屠杀的。米夫是个暗藏的托派,取得了斯大林同志的误信。他原拟组织五十个“布尔什维克”来夺取中国的军权、政权。我们应从这个全局,这个事实的本质来阐述张国焘的罪恶。《我的回忆》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是真实的。《我的回忆》是在加拿大写的,由于张国焘的自我粉饰,赢得了加拿大一部分人的同情与信任,因此有人为他造坟立碑了。我应当根据张国焘叛变档案,给以严正的批判,还原其早期就是叛徒的本来面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