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所写题目是《信念如磐、浩气如虹》,向各位分享来自我家乡大别山六安、传唱了80多年的一位英雄——车厚桥。
这是怎样的感人故事,竟在老区人民中传播至今?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党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
那个时候,我家乡六安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武装暴动此起彼伏,革命势力摧枯拉朽般的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
和很多热血青年一样,车厚桥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家乡革命,自此他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1928年春节大年初一,22岁的车厚桥正在家里书写春联,他今天很兴奋,他刚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沉浸在无上荣光和无限憧憬中,写完春联他又挥笔写下——“要为实现苏维埃中国而奋斗终身”。
他要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要为革命牺牲自己、坚持到底。
在黑暗的反动统治下,车厚桥知道写出这样的字幅意味着什么,他警觉的把字幅叠好,郑重的塞进墙壁里。这幅字幅直到1986年其后人在拆迁老房子的时候发现,现被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收藏。
根据党的指示,1927年2月,他到龙门冲一带秘密开展农运工作。车厚桥担任“摸瓜队”队长。“摸瓜”,就是要摸掉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的土豪劣绅头颅。显然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艰难工作。
车厚桥完全没有计较个人和家庭安危,他带着十多名队员手执土枪、大刀、长矛,先后对地主吴亦良、金鸣中、詹文王给予惩处;对破坏农协活动豪绅恶棍李占全、许大昌、汪老三就地镇压。很快,家乡农民运动在寂静的山冲里搞得红红火火,有力的配合了六安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摸瓜队”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壮大,已经扩大到30多人,拥有了十几支钢枪,党组织决定成立赤卫队,冯孝山任队长,他任副队长。
1928年夏,国民党军一个排到回龙寺“清乡”。车厚桥立即部署伏击敌人。傍晚,车厚桥率领赤卫队员带着钢枪、大刀、长矛埋伏在山道两旁。敌兵刚进包围圈,车厚桥带领大家冲出草丛向敌人杀去。敌人被突然打击吓懵,不敢接战,仓皇逃去。初战胜利大大鼓舞了赤卫队士气。
同年秋,队长冯孝山在西两河口战斗中牺牲,党组织任命车厚桥为赤卫队队长。
不久,独山驻敌王小铲设立局子,猖狂催租逼债。老百姓纷纷要求除掉王小铲这条毒蛇。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车厚桥带领赤卫队员摸掉敌人岗哨,活捉了王小铲,并就地枪决。
恶霸地主吴亦良仗着庄园有更楼和保镖,鱼肉乡民欺压百姓。车厚桥率领赤卫队员,带着自制土炮袭击吴家庄园,扒开吴家粮仓分给农民,从此吴亦良再也不敢欺压百姓了。
车厚桥自小习武学医,足智多谋。他武艺高强,能倒立行走、双手使枪,他通晓中药、救治病人。在那个兵荒马乱年代,奔波大上海和广州谋生是不成问题的,很多人也好言劝他行走江湖。但是,车厚桥不为所动,坚定革命信念、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成为他一生的坚守和追求。
1929年11月7日晚,六安中心县委决定独山暴动提前举行,在讨论暴动具体问题时,车厚桥提出,攻打独山驻敌魏祝三部,要分化麻埠民团头子汪东阁部的朱孟功一个排,才能确保暴动成功。会议采纳了他的建议,经说服工作,朱孟功慑于农协强大声势,同意严守中立。
11月8日拂晓,独山暴动爆发,打响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三大起义之一六霍起义的第一枪。麻埠驻敌朱孟功一枪未发,车厚桥的分化敌人策略成功,独山暴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1930年初夏,六安中心县委决定成立六霍赤卫师,车厚桥任师长,辖六安县、霍山县、英山县三个支队。六霍赤卫师组建后,根据上级“保卫苏区,消灭和镇压进犯之敌”的指示,有计划、有准备的打击敌人。
当年6月上旬,车厚桥率师一举消灭落地岗“反共队”郭茂德部50多人;下旬一举消灭独山大埂店“铲共队”许建堂部200多人;7月的一天,车厚桥率师在西两河口街上歼灭了“黄缨会”,赶集的人们纷纷称赞赤卫师为民除害;同年秋,赤卫师在霍山县柳树店突然与敌保安大队遭遇,车厚桥利用自制土炮炮击,然后两边夹攻,打得敌保安大队狼狈逃窜。
几个月时间,赤卫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有力的保卫了皖西苏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沉重打击了进犯敌人,为保卫皖西苏区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0年秋,由于“左”倾路线影响,鄂豫皖根据地主力红军全部西调,致使皖西苏区兵力空虚。国民党六安县政府纠集了一万多人枪长驱直入,将六霍赤卫师团团围困在龙门冲十八盘大山里,达40多天。当时,形势十分险恶,赤卫师非常艰难,完全靠野菜、山果充饥,还要随时应对战斗,处于弹尽粮绝境地。为保存有生力量,车厚桥决定突围。为吸引敌兵,车厚桥让其他士兵分散突围,他特意率小股战士从守敌最多的青菜冲、黄花冲下山,车厚桥和战士们左冲右突,杀敌无数,终因敌众我寡被敌人逮捕。
抓到车厚桥敌人如获至宝,立即将他解往六安。途中,敌人故意囚禁车厚桥从家门口经过。老父亲车明星已经卧床不起,在围观人群中,车厚桥看到叔父车明相,他高呼“侄儿不投降、不自首、不叛党”,随即高唱起《国际歌》。突然,他看到他的妻子,怀抱着两个月的女儿在人群中泪眼相望,他怔了一下,随即向人群中大吼:“20年后革命一定会成功!”
“20年后革命一定会成功!”,这句话是讲给围观群众听的,是啊,1930年这句战斗预言,真的在20年后的1949年中国革命成功了;这句话更是讲给他妻子听的,是啊,妻子也听懂了,妻子隐名埋姓把女儿拉扯大了,真的在20年后成为一名村干部。如今,车厚桥的女儿韩先明已经85高龄了。
车厚桥被解到六安后,敌旅长潘善斋施用各种酷刑,又以高官厚禄相许,都没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1931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三,刺骨寒风在六安城上空呼啸,好像在怒吼,又似乎在哀鸣。整个六安城默默相告:车厚桥被敌人惨无人道用十几根大铁钉,钉死在六安北城门……
一位骁勇善战红军指战员,就这样被敌人残酷杀害了。皖西人民在垂泪、在咆哮、在继续战斗。英雄皖西到处是革命火种,到处是革命捷报,红色皖西30年红旗不倒,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革命史诗。
虎帐已去,柳营尚存。革命硝烟已经远逝模糊,先烈们音容笑貌却清晰依然。在今天和平建设年代,我们更要牢记新中国创建的艰辛、革命先烈的崇高追求。
这个崇高追求是什么?是信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
年轻的车厚桥深深懂得,唯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才是战胜敌人的最强武器,即使在他生命最后一刻,也要高举“中国共产党万岁”这面大旗,为实现苏维埃中国而奋斗终身!
车厚桥倒下了,他用年仅24岁的生命淋漓尽致的诠释了自己的信念。“20年后革命一定成功”。车厚桥他不是预言家,不是元帅,也不是将军,但他凭借坚强的永不摧毁的信念和为革命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