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舒城经济开发区志》评议会在舒城县经济开发区会议室召开。市委史志室主任张士华、三级调研员应申、方志编研科科长黄晓燕应邀出席。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胡俊,分管副主任汤英松,全国政协机关挂职干部王若琛及《舒城经济开发区志》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舒城县委史志室副主任贾佳、特约编审邓修元参加评议。评议会由舒城县委史志室主任谢正勇主持。
舒城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北部,与城区紧密相连,是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是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加快县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舒城经济开发区志》按照章节与条目结合体撰写,全稿共设12章,63节,27万字。2017年8月份启动编纂工作,于2021年1月形成评议稿。
评议会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胡俊致辞,执行主编杜显周汇报了该志的编纂情况。市、县方志专家对《舒城经济开发区志》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全市第一部进入评议的开发区志稿,该志体例规范,框架设计合理、记述脉络清晰、归属关系得当、文体文风端正、语言简洁流畅、资料较为丰富,重点突出了园区建设与发展、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相关内容,是一部基础较好的志稿。与会专家从篇目整合、内容完善、下限延伸、人物资料拓展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具体的修改意见。
张士华指出,编修经开区志不同于一般的建制区志,经开区本身就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加速发展的时代产物,舒城经开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建至今短短二十年,由一片农田华丽蝶变为生态秀美、生机勃勃、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共建共享、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这是应运而生、乘势而上的二十年,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二十年,是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二十年,是创新发展、高歌猛进的二十年。因此,《舒城经济开发区志》要着力记述和反映好开发区作为改革的阵地、开放的窗口、投资的热土、创新的基地、发展的龙头等特点,在思想认识上要提高站位,在谋篇布局上要放眼全局,在结构把握上要抓住重心,在内容充实上要深入挖掘,在质量保障上要系统把关,紧紧围绕回望与总结、提炼与挖掘、传承与弘扬、塑型与铸魂来落实下一步志稿的统编通审总纂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党政重视、业务跟进、编者努力”三方作用,力争编纂出版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编者用心、党政满意、见者称道的新时代新方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