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30日,《六安红色地标》编纂工作启动会在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召开,市委史志室主任张士华、副主任苏明波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委史志室分管领导和业务经办人员参加会议。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胡遵远作致辞。
根据《六安红色地标》编纂方案要求,该书共设置丰碑、星火、红土、砥柱、基石、建设、先驱、脊梁8篇,分别对应综合性红色地标、建党和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5个历史时期以及重要人物旧居和纪念馆(园)、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地标,约100处。会上,副主任苏明波就编纂方案做了详细的解读、对编纂工作思路及初步设想做了明确的部署和安排。各县区委史志室围绕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对编纂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
张士华在总结时指出,编纂《六安红色地标》是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大别山革命精神宣传阐释,持续擦亮中华民族红色基因库六安名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一项具体行动。他强调,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的历史观点、新时代的眼光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二是在工作谋划上,要立足大基础,聚焦大目标,打造集崇高性、宝贵性、标志性、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性等多重属性于一体、全景式塑造六安红色地标崭新形象;三是在组织实施上,各县区要主动作为,把准编纂方向定位,组织精干人员力量,创新编纂方式方法,集成资源,集思广益,精髓红色主题,精心规划创意,精实六安红色地标的基础和品味;四是在质效把控上,要通过深入挖掘每一处红色地标背后的革命事件、党史人物、精彩故事及精神价值,讲准红色地标蕴藏的历史,讲好红色地标蕴含的故事,讲透红色地标蕴蓄的精神,讲清红色地标蕴聚的启示,打造权威性、准确性、可读性为一体的通俗读本,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开展党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鲜活教材,为传承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促进老区经济社会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会前,与会人员还赴金寨县南溪镇立夏节起义旧址——大王庙和斑竹园镇红三十二师成立旧址——朱氏祠两处红色地标开展实地调研,并就编写工作进行了现场交流探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