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裕安区委史志室多措并举,突出方志文化职能特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积极动员提高站位。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要求坚决践行“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工作理念,树牢担当意识,立足裕安丰富的地方志资源,守正创新、登高望远,以宽的视野、大的格局主动思考谋划推进工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修志有机结合。
二是锤炼本领增强文化自信。多次邀请市、区级专家深入基层,为修志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努力培养出优秀的乡村修志人,为地方志事业传承星火,为乡村人才振兴增光添彩。
三是及时调度提质提速。定期开展地方志专题调度,以召开全区地方志工作调度会、深入后进单位点对点跟进和指定专人定期线上联系三种方式,提高修志质量,加快编修进度,在修志的同时依托域内富集文化资源,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助推打造地方红色品牌成形,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内涵支撑。截至目前,全区乡镇志5个乡镇已出版发行;5个乡镇已召开评议会;5个乡镇街(高新区)初稿形成,进入内审阶段;8个乡镇志书资料基本收集完毕,正在修改完善;苏埠南楼村和月亮岛社区志初稿形成。
四是深入推广服务基层。及时将新出版的志书、年鉴、地情书籍发放到全区各部门、重点企业、学校、医院和乡镇街、村(社区),方便干部群众阅读,了解裕安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方志文化宣传普及,让方志文化成果走出馆藏、走下书架,“飞入寻常百姓家”。结合党建、宣讲活动,深入基层开展方志著作捐赠、文化讲堂、历史故事口述等活动,推行方志惠民便民工程,传播共同文化记忆,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积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今年以来,由我室牵头组建裕安区红色文化宣讲人才库,已赴部分学校、农村、社区开展宣讲4场,受众群众200余人次。已捐赠史志类图书约500本。
五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全区各单位提供方志、年鉴查阅服务,充分发挥乡镇志、名村志在记录乡村文化、留存文化根脉、传承历史文明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史志记述为乡村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积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
六是突出特色增强凝聚力。在修志过程中深度挖掘各乡村独具特色的乡村历史,以图文资料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感人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留住浓浓乡愁。鼓励民间广泛开展家谱编修,传承优良家规家训,引导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推进淳朴民风、培育文明乡风,以“乡情”“乡愁”凝聚民心,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振兴厚实根基、凝魄铸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