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大讲堂

淠史杭精神和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

发布时间:2023-10-18 08:50:37 审稿:宣传教育科 作者:祝鸿霞 浏览:18635 次
【字体大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位于大别山区的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和同时期兴建的红旗渠一样被誉为“人工天河”“治水史诗”。皖西老区人民历经14年艰苦奋斗,不仅建成了横贯江淮分水岭,跨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的特大型灌区,而且孕育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淠史杭精神。淠史杭精神与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大别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初心使命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在大别山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鄂豫皖苏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党领导大别山军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在一次次打退敌人 “会剿”“围剿”的同时,还坚持发展生产、建设根据地,尽力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红军为人民分田地、办学校、建医院,还兴修水利、拦水筑坝。1931年,霍邱和叶集四乡的苏维埃政权为帮助群众降服旱魔,组织红军模范营战斗连和赤卫队连续奋战7昼夜,在地势较高的四里店、郭家洼把史河拦腰切断,修筑堤坝抬高水位,挖渠引水,为民抗旱。从四里店到小河子洲修建了长达3里多的大土坝。这一年,尽管当地经历大旱,红军筑坝挖渠引来的史河水,却带来4万多亩庄稼的丰收。人民群众满怀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把拦水坝命名为“红军坝”,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和军队心系民生、一心为民的缩影和见证。尽管后来红军主力离开根据地,红军坝在战火中被毁,但皖西人民盼水和盼党的期待深藏在心中。党一定能带领人民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换来幸福生活的信念也深深蕴藏在皖西党政军民的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物力维艰。面对人民群众深受旱涝之苦的现实和变水害为水利的强烈期盼,安徽省委和六安地委克服种种困难,下定决心,筹备建设淠史杭工程。很多人都说:按照当时的经济状况、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可以找出100条理由不干淠史杭。干,却只有一条理由,那就是群众太需要淠史杭了。朴素的话语,见证了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淠史杭工程从最初设计规划,到实际开工建设,始终把人民期盼、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顺应群众愿望,发动和依靠群众,在皖西、皖中、豫东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终建成纵横江淮丘陵“人工天河”,创造了人间奇迹,完美诠释了“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自力更生一脉相承

革命年代,大别山军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既能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又能在同党中央失去联系后,坚守信念、自力更生。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撤出大别山区,留下的鄂豫皖省委在面对敌人分块隔绝的艰难条件下,独立承担起领导根据地斗争的重担。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高敬亭在与党中央及鄂豫皖省委失去一切联系的情况下,遵照党组织留下的指示,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大别山的红旗屹立不倒。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长驱直入敌人战略纵深,大军无后方依托,自力更生、纪律严明,最终取得人民的支持,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跟,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建设年代,在这片当年红军和刘邓大军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皖西人民继续以“敢教日月换新天”“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大无畏气概,打响了开山劈岭、改造山河的鏖战。大别山军民自力更生、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在淠史杭工程中发扬光大。1958年8月19日,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枢纽工程开工。紧接着,史河灌区红石嘴渠首枢纽和杭埠河灌区龙河口水库枢纽以及2条总干渠和9条干渠、各中型反调节水库陆续开工。如此浩大的工程,虽然得到省委的批准,但由于正值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没纳入国家和省的建设计划,工程所需人才、技术、物料全部依靠皖西地区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自己解决。皖西人民“没有粮柴从家拿,没有水泥自己烧,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技术自己学”,充分发扬了老区党政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精神。据统计,仅在1958年至1960年第一、二两个工期,群众自筹石料14.22万立方米、木材2.16万立方米、树材22万多棵、毛竹12万多根、圆竹65万公斤,旧钢铁437吨。截至1972年干渠基本建成通水,淠史杭工程总投资5.9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72亿元,群众(包括社队)投资3.2亿元。淠史杭灌区能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亩均投资最低、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与皖西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筹物资、自筹劳务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牺牲奉献一脉相承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大别山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200多万子弟兵,贡献了近百万儿女的宝贵生命, 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近13万余人。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贡献了10万英雄儿女,占当时全县人口的40%,绝大多数英勇牺牲。为了斗争需要和全局利益,每当革命紧要关头,无论是为保卫苏区,还是策应解放区,无论是掩护主力部队多次转出,还是支援外线作战,大别山区军民总是自觉从党的事业出发,以大局为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局部牺牲换来全局胜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牺牲奉献的壮丽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牺牲奉献的宝贵品质在淠史杭工程建设中传承赓续。为确保顺利施工,人民群众让出土地,奉献家园。搬迁房屋、迁移坟墓、挖压庄稼等各项工作畅通无阻,特别是移民搬迁,只要是工程建设需要,在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上,群众说搬就搬,全力支持。仅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金寨县就移民10万多人,淹没良田10万多亩、经济林14万亩位于六安市横排头上游的陶洪集,为了修建渠首,1.8万亩土地被淹没,其中1.4万亩是良田,占整个陶洪集耕地面积的86.7%。

同样需要铭记的,还有很多为淠史杭建设殚精竭虑、决策谋划的工程指挥者,为工程规划呕心沥血、奉献智慧工程设计者、技术工作者,在淠史杭工地出汗出力、默默奉献的广大建设者……在淠史杭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众多的治水英雄和模范集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吃苦耐劳、默默坚守,在攻坚时刻冲锋在前、不计得失,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青春和生命在牺牲奉献中熠熠生辉。

 

团结奋斗一脉相承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革命年代,大别山区党政军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共同战胜艰难险阻,共同创造了革命薪火不灭、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早期鄂豫皖农民起义点多面广,多中心发展,多区域联动,团结同心唤起工农千百万,形成了纵横百余里的武装割据。“村村寨寨铜锣响,山山岭岭红旗扬。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凝聚起人民斗争的磅礴伟力。苏家埠战役中,六安、霍邱两县组织两万多群众运送粮草、服务战场,曾经呈现出两万多红军作战、两万多群众支援的壮阔气势和动人场景。

建设年代兴建的淠史杭工程同样是团结各方力量,汇聚集体奋斗的结晶。工程开工后,在安徽省委、六安地委、各县县委、人民公社各级党组织强有力的宣传动员下,不仅皖西地区出现了全家老少齐上阵、左邻右舍竞上堤的热烈场面,六安、合肥、巢湖、滁州及河南、山东近百万干部群众,都积极参加了这场改造山河的鏖战。淠史杭工程11条干渠全面铺开建设时,最高上工人数达80万。在淠河流域,合肥、长丰、肥东两县一市共同支援开发大潜山干渠和滁河干渠;在史河流域,河南固始县投入大批民工,援助金寨、霍邱两县人民重建红石嘴渠首工程滚水坝;在杭埠河流域,庐江县人民与舒城县人民联合开发舒庐干渠。省委还曾数次大规模组织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和部队官兵支持工程建设。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淠史杭工程14载兴建历程中充分发扬。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别山精神,充分展现了革命年代大别山老区党政军民的精神气概和风貌品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诞生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淠史杭精神,体现了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冲天干劲和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精神风貌。淠史杭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具有深厚的地域特色。淠史杭精神植根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别山老区,继承了老区人民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两种革命精神虽然孕育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时代特征不同,却一样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同源同流、一脉相承,是值得我们永续传承的红色基因。

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更好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激发创业激情,加快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不负历史和人民的崭新业绩,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辉煌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