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炯,1907年生于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6岁时从其清末秀才——五舅漆先涛读书,同时从其清末武举、曾任河南省长葛县知事的二舅漆树仁习武,15岁时,已是熟读四书五经,精通武术的少年才子了。16岁入商城笔架山农校,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熏陶,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秋回乡,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以教书为掩护,秘密组织农民运动,准备武装起义。
1928年春,周维炯任商城县南邑区委少共书记和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委委员。特委和区委决定利用商南地方民团扩充势力之机,派周维炯、漆德玮、徐进生等一批共产党员,利用上层关系,打入敌民团中去,在士兵中发展党的组织,掌握枪支弹药,伺机举行武装暴动。周维炯为了能在民团中有适当地位,他找到二舅漆树仁说:当前国难当头,要投笔从戎、为国报效,要求漆树仁介绍他到杨晋阶民团当兵。已去职回乡的漆树仁,也想在民团中安个根子,对周维炯的要求,满口答应,便给好友、商城县县长李鹤鸣写了一封引荐信,介绍周维炯到丁家埠民团当军事教练,因而周维炯很顺利地打入杨晋阶民团。
杨晋阶对周维炯是早有了解的。周维炯在笔架农校读书时,时任校董事的杨晋阶对他的才华就十分赏识,又听李鹤鸣县长说他在黄埔军校受过专门军事训练,就更加器重。周维炯入伍这天,杨晋队在丁家埠大王庙的大厅里,摆设了几桌丰盛的酒宴,邀请了地方上一些乡绅名流作陪,欢迎周维炯入伍。席间,杨晋阶对周维炯大加奉承,说他是黄埔军校高材生,又是武举漆树仁的高徒,军事精通,武艺高强,实为国家栋梁,当即委以民团军事教练。周维炯也趁机扩大影响,纵谈天下大事,畅论国民革命,从孙子兵法讲到新式战争,从军事训练讲到商南防御,四座宾客,无不饮佩,都为杨晋阶团总得到如此干才,举杯庆贺。杨晋阶乐得前仰后合,频频举杯。
参加宴席的丁家埠大恶霸地主张八爷,对杨晋阶吹捧周维炯本来就有醋意,因为在这之前,他曾和杨晋阶商量过,请他的保镖李铁腿任军事教练,以壮大自己势力,杨晋阶也有意接纳,现在出了个周维炯,他一肚子怨气。他认为周维炯这样一个幼孺之辈,没有什么大能耐,不过是哗众取宠,便敲打周维炯说:“听说黄安、麻城那边来了共产党,人人都是飞檐走壁的江洋大盗,周先生不会不知道吧。商南今后有周先生领兵,真乃商南百姓的大福气。”
周维炯反击说:“张八爷对共产党这么熟悉,请捎个信,我正想会会他们呢,看他们是不是三头六臂!”
张八爷这下慌了,本想借机敲打周维炯,反被周维炯把他往共产党那边推,方知周维炯非等闲之辈。他极力推诿说:“我与共产党不共戴天,我想在商南有周先生领兵,共产党是不会越雷池一步的!”说罢便鼓动李铁腿和周维炯比武,要李铁腿好好教训一下周维炯。可这个李铁腿不争气,没过三招,便被周维炯掂起一条腿掇出一丈多远,栽了个大跟头。
周维炯这次和李铁腿比武,本是逢场作戏,但却赢来了民团和周围百姓的很高的声誉。从此,他更受到杨晋阶的器重和士兵的尊敬,大家都称他为“炯爷”,副团总张瑞生,本是张八爷胞侄,也是一方恶棍,看到周维炯有如此本领,杨晋阶又如此器重,也畏惧三分。
周维炯在民团站住脚后,先以烧香结拜方式,在民团贫苦士兵中组织了兄弟会,不久在兄弟会中发展了七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1929年5月6日立夏节,周维炯以摆宴方式将民团团总和一些不可靠的士兵灌醉,夺取了民团全部枪支,宣布武装起义。当晚,南溪、汤家汇、吴家店、斑竹园、西庄等地武装起义都获得了胜利。5月9日,各路起义大军会师斑竹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接着,周维炯应中共六(安)霍(山)县委邀请,带兵支援六霍起义,先后打了金家寨、南庄畈、麻埠、流波 、燕子河、闻家店、漫水河等反动民团,取得了六霍起义全胜,建立了红军第三十三师。
1930年春,中共中央派许继慎来大别山,将鄂东徐向前领导的红三十一师和三十二、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不久又改编为红四军,周维炯先后任红一军第三师师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转战鄂豫皖苏区,打了很多胜仗。
1930年底,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时,皖西是进攻重点。12月29日,敌中路军四十六师两个团向皖西苏区中心麻埠镇进攻,时任红一军第三师长的周维炯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鲜花岭设伏,当敌人进入伏击圈时,遭到红三师炮火猛烈射杀,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周维炯趁敌人混乱之机,率部冲入敌阵,与敌白刃格斗,战近一个小时,歼敌柏心山团长以下1300多人,余敌溃逃。其余两路进攻之敌,一部被红一军一、二两师歼灭于同心寺一带,余部逃遁。其他各路进攻之敌,惧怕被歼,亦不敢冒进。
1931年1月,红一军改编为红四军。3月,红军将向鄂豫边区进攻的敌三十四师包围于孝感县双桥镇。战斗打响后,由于敌人较为集中,又有飞机掩护,激战半日,未能取胜。时任第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的周维炯,在一个俘虏口供中,得知敌师指挥部位置,立即向军部报告,在军部指挥下,以三个团兵力强渡护镇河,向敌指挥所猛冲,敌顿时大乱,敌师长岳维峻坐着四人大轿逃跑,周维炯率三十三团在一个叫罗家城子的地方将其生俘。此役歼敌50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60多挺,长短枪4000多支,追击炮、火炮14门。至此,敌10万之众的第一次“围剿”彻底破产。
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紧接着又调集了13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并限令5月底“完全肃清”鄂豫皖红军。未及一月,又被粉碎。8月,红四军南下,在攻打英山县城时,由于敌工事坚固,又有鸡鸣尖、船形山、凤形山天然屏障的强大火力掩护,几次强攻均未奏效。三十三团团长王树声还负了重伤。时任十一师师长的周维炯代替王树声指挥三十三团,兵分三路,直奔鸡鸣尖、船形山、凤形山之敌。周维炯亲率第三营强攻鸡鸣尖之敌,经过半小时激战,鸡鸣尖敌人被打垮,接着船、凤二山之敌也被击退,全团一举攻进英山县城,杀得敌人四处逃窜。这时红十二师一个团也攻进城里,2000守敌大部被歼,敌团长张汉泉被活捉。
英山大捷后,红军主力向物产丰富的蕲春、黄梅、广济进军,连克罗田、浠水、广济、漕河等10多座城镇,在攻打洗马畈战斗中,敌徐源泉部4个团被团团围住,周维炯率十一师从中部穿插,将敌分割数块,在叶家湾将敌一个团围住,经半小时激战,将敌全歼。红十师、十二师在徐向前军长的指挥下,包围分割敌人,歼敌两个团。南下未及一月,即歼敌7个多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仅黄金、白银即达1000多斤,银洋7万多块。当时的红四军真是“兵强马壮”。可就在这时,独裁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的张国焘开始了罪恶的扩大化“肃反”,加之蒋介石命特务头子曾扩情假黄埔军校同学之名,以蒋介石的名义,施反间计,写信给许继慎(黄埔一期生)表示欢迎许继慎带部队投蒋。张国焘更以此为把炳,将许继慎、周维炯、肖方等一大批红军高级干部以“改组派”、“AB团”、“第三党”、“反革命”等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周维炯这位年仅24岁红军将领,冤走黄泉。1945年中共七大为许继慎、周维炯等人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