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车厚桥烈士的悲壮人生

—专访车厚桥女儿韩先明

发布时间:2014-06-12 08:28:03 审稿:裕安区委党史办 作者:张平 陈康 浏览:2323 次
【字体大小:
    皖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涌现出了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为革命的成功、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怀揣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要为实现苏维埃中国而奋斗终身”的革命烈士车厚桥就是其中一位

车厚桥(1906-1930),系原六安县龙门冲人(今裕安区西河口乡人),曾历任原六安县农民协会“摸瓜队”队长、六霍赤卫队副队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六霍赤卫师师长等职务。1930年秋,主力红军西进,致使皖西根据地空虚,国民党六安县政府集中地方民团1000多人长驱直入,将六霍赤卫师围困在龙门冲十八盘大山里,达40余天。在弹尽粮绝分散突围时,不幸被敌逮捕,被国民党政府钉死在城门示众,壮烈牺牲,就义时年仅24岁。

裕安区委党史办经过多方寻找,在霍山县职高教师朱绍堂的帮助下,找到了车厚桥现存后代。原来,车厚桥现存一女,名叫韩先明(原名车明),现居住霍山县黑石渡镇印冲村。

201457日,笔者赴黑石渡镇印冲村调访,在镇村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韩先明老人的家里。当我们来到老人家的时候,老人正提着菜篮子从自家菜园方向回来。只见老人步伐稳健、眼睛坚定有神,我们顺势接过老人的菜篮子,准备去搀扶老人的时候,老人微笑地感谢我们,并带领我们回家。

老人的家很普通,和当地老百姓家里一样,客厅中堂上挂了一幅山水画和一副楹联。一张大桌摆在客厅中央,四周摆放了长凳。家里收拾得很干净、简朴。但我们很快发现了放在中堂玄关附近条几上中间偏右放置的车厚桥烈士证和烈士家属光荣证。

老人生于1930年,也就是父亲车厚桥牺牲前两个月。老人5岁时随母亲改嫁到韩家,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1952时嫁到霍山黑石渡镇冲村项家,育有3个女儿2个儿子除小儿子车祸去世外,其他子女生活还过得去。

当我们提及起革命烈士车厚桥的时候,老人眼神中饱含悲伤的泪水。老人说道:“我父亲以前是六安县、霍山县、英山县三县师长,但是死的好可怜啊,被国民党几个大钉钉死在了城门楼上……”。

在我们问及老人对父亲车厚桥的总体印象时,老人说,父亲车厚桥去世的时候,她才两个月大,关于父亲的事情,大多都是母亲和亲戚乡邻告诉自己的。老人还说,父亲生前说过的话,她知道的不算多,但父亲的优秀品质她时时刻刻都能记在心里。老人说,父亲非常灵活、非常勇敢、非常机智,有勇有谋。从念书到学医,再从学医到习武,从加入当地大刀会到加入农民协会,父亲都一直为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断改变自己,积极寻找出路。

老人说,父亲非常勇敢,当年仅凭着十几个人、几条土枪和几把大刀就敢组建一个“摸瓜队”同当地劣绅、土豪、地主以及国民党军队真刀真枪干。她也听说父亲在“摸瓜队”期间,采取过“贴票罚款”“杀猪出谷”“缴枪烧账”等办法惩罚过不少地主、土豪。

老人说,父亲在任赤卫队副队长和六霍赤卫师师长期间,创造过比较有名的像夜袭落地岗、奔袭独山寺、伏击杨柳店、剿灭黄缨会等战役。可能是父亲的战功大,引得国民党大为震动,调动一万多人将父亲车厚桥领导的六霍赤卫师围困在龙门冲十八盘大山近40天,最终突围时被敌人所俘。

老人最后说,虽然她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亲,甚至可以说连面都没见过,但是父亲生前的事迹深深地鼓舞着自己,让自己活得也同样有信念、有理想。老人说,父亲勇敢、机智、革命理想信念坚定。自己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知道,父亲是为了中国的革命和民族的解放而牺牲的。

老人表示,她很感谢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时至今日还不忘来看望自己。父亲死得其所、死的光荣。自己也会将父亲的事迹讲给后代听,让这种精神薪火相传,让后代继承父亲遗志、继承优秀的革命传统。老人也希望党和政府将父亲车厚桥生前事迹和精神发扬光大,多做宣传,让后代子孙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车厚桥为革命烈士。烈士的遗愿“二十年后,革命一定会成功”已经在中国大地、烈士家乡变成现实。车厚桥烈士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永垂史册!

临走时,我们提议和老人合影,老人欣然答应。我们没做过多的打扰和停留,请老人留步,并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