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民主斗士朱蕴山

发布时间:2014-06-13 09:56:40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韩梅 浏览:3120 次
【字体大小:

中国现代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资深革命家、民主斗士朱蕴山生长于晚清时代。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侵略,使他自幼萌发了反帝救国的思想。1906年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随后加入同盟会,积极投身辛亥革命、讨袁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多次遭通缉和逮捕。在漫漫95年人生旅程中,他多少次身处波涛汹涌的革命激流,多少次面对血雨腥风的威胁考验,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为了祖国繁荣富强,为了人民幸福安康,他始终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肝胆相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与刺杀恩铭  被捕陪斩
   
朱蕴山,188711月诞生于六安城以南约40公里处一个叫嵩嶚岩的山村(今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境内)。朱蕴山的父亲早年曾参加太平军,晚年时常用太平军的事迹和自己的经历教育朱蕴山,使他深受英雄豪杰、民族志士精神的熏陶。
    1906
年,朱蕴山赴安庆,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因年轻精干、思想激进,深得当时担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的徐锡麟的赏识。不久徐锡麟介绍朱蕴山加入了光复会。19077月,安徽巡抚恩铭来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徐锡麟趁恩铭开册点名准备发给学生毕业证书之际,拔出双枪,向恩铭连开数枪,恩铭被随从背回衙门后毙命。徐锡麟带领学生队伍进占安庆军械所,与清军激战四、五小时后,因寡不敌众,徐锡麟、朱蕴山等20多人被捕。
   
次日清晨,徐锡麟被带到安庆北门外城墙根刑场,朱蕴山等人也被押赴刑场陪斩。朱蕴山亲眼看到徐锡麟高呼口号,从容赴死,受到强烈的震动,决心继承烈士的遗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恩铭被击毙震惊了全国,安庆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前夕用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重大历史事件。朱蕴山通过刑场陪斩,临危不惧,大义凛然,造就了他日后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百折不回、刚毅坚强、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同年9月,朱蕴山被逐回家乡六安。
   
参加讨袁运动  筹建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1908
年,朱蕴山重返安庆,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此逐渐由反满革命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朱蕴山回六安、舒城、霍山一带宣传革命,招募青年参加革命军。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久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秋朱蕴山离开六安,同年10月到达北京。在京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袁世凯军阀政府的腐败和官场黑暗,愤闷中返回安徽。1916年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朱蕴山等在安徽积极响应,并密谋在安庆组织武装起义反袁,因消息走漏,朱蕴山不幸被捕。袁世凯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仅做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袁世凯死后,孙中山要求释放政治犯,朱蕴山出狱后被押送回原籍六安。
    1917
6月,朱蕴山和安徽文化界著名人士刘希平来到上海,联络在沪同乡好友。9月朱蕴山赴北京访问陈独秀、胡适以及国会议员常恒芳等人,向他们畅谈反对军阀、开办学校的计划和设想。11月初,朱蕴山回到芜湖,并和刘希平赴安庆,会见安徽法专校长光明甫等人。大家决定由朱蕴山回六安筹建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以扩大改革教育的影响。
    1918
年初,朱蕴山在六安多方活动,得到六安县长李铭楚的支持,筹措了5000元开办经费,以六安北街赓阳书院旧址办校。1919年夏,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正式开学,沈子修任校长,朱蕴山担任文牍兼修身课教员。1920年,朱蕴山等在三农组建中国革命小组,开办平民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三农在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分子,其中有不少人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骨干,朱蕴山在这段时间里为传播文化知识,撒播革命种子,培养革命骨干,作出了贡献。
   
探索民主救国道路  参加南昌起义
    192312月,朱蕴山赴上海,先后拜访了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通过与他们交谈和探讨,朱蕴山逐步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才是谋求民主救国的唯一道路。朱蕴山积极帮助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1924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朱蕴山参加了改组后的国民党。
    1925
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内部左派和右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受陈独秀的委派,9月,朱蕴山回到安庆,着手做发动和团结国民党左派的工作。同年冬,经薛卓汉、高语罕介绍,由陈延年批准,朱蕴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1月在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国民党中央发表了任命朱蕴山、光明甫等9人为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执行委员的决定,并指定朱蕴山为召集人。朱蕴山旋即返皖,经过一番筹备,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于2月在安庆成立。在蒋介石的指使下,19273月,安庆青红帮党羽捣毁了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省总工会和省农协筹备处。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其背叛革命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朱蕴山的极大愤慨,他随即通电反蒋,被国民党开除了党籍,并遭到通缉。
   
同年7月底,朱蕴山来到南昌,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并参与了起义的领导工作。随后朱蕴山赴上海继续进行反蒋活动,此时,由于左倾盲动主义错误路线在中共党内抬头,革命事业遭受了惨重损失,朱蕴山在痛苦、彷徨中离开了共产党组织。尽管如此,19281934年朱蕴山在上海一直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斗争。时常和共产党将领许继慎在国民党元老和各界上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1930年朱蕴山一次就资助许继慎一万元,供他赴鄂豫皖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发展红军。
   
推动国共合作  投身抗日救亡
    1932
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朱蕴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支持十九路军英勇抗日。19347月,朱蕴山同李济深、蔡廷锴等人在香港发起组织了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并接受这一组织的委派,赴天津担任其北方组织——“华北民族革命同盟主任。
    1936
1937年受中共委托,朱蕴山三赴太原,其中19376月第三次赴太原时,偕同中共中央代表南汉宸、彭雪枫带着毛泽东给阎锡山的亲笔密函,秘密会见阎锡山,商谈联合抗日事宜,为这一地区的国共合作铺平了道路。朱蕴山三上太原的活动,推动了阎锡山停止内战,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有效地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1937
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朱蕴山赶往徐州,说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建议组建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19382月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省动委会)在六安成立,朱蕴山任总务部长。省动委会成为抗战初期安徽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朱蕴山在主持动委会期间依靠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有效地推动了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19395月赴重庆。19391944年,朱蕴山在西南几省积极活动于国民党上层人士之间,推动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中共的建议下,他团结各民主党派,积极进行民主活动,参与组建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兼国内关系委员会副主任,并和谭平山、陈铭枢、王昆仑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三民主义联合会1944年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民主同盟,朱蕴山任民盟中央常委。
   
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参加新政协
    1946
年,朱蕴山自重庆回到南京,不久赴上海,与李济深一起着手筹备建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经过紧张的筹备,由朱蕴山、何香凝、李济深、蔡廷锴等共同发起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于194811在香港召开成立大会,朱蕴山任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这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内爱国民主分子与蒋介石国民党的公开决裂。1948年冬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民主人士分批进入解放区,共商国事,做好召开新政协的准备工作。19491月朱蕴山、李济深等21人,冲破各种势力的重重包围,到达东北解放区。
    1949122,朱蕴山、李济深等55
人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的声明,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9月朱蕴山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朱蕴山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1981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