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9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通知滕代远准备回国,并交给他新的任务,要他从苏联回新疆去接准备去苏联的中共中央代表邓发。
1935年底,由于种种原因,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通讯联系中断了。为了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政局与党的情况,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中共中央于1936年初准备派人支共产国际。
周恩来在瓦窑堡(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召开了军政会议,决定派邓发代表中共中央到迪化(今乌鲁木齐),然后转赴苏联。4月13日,周恩来将这一决定电告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毛泽东、彭德怀征求意见。4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回电说:“邓发同志去苏联以快些动身在夏天到达并取得结果为好。”
1936年6月初,邓发化名杨鼎华离开瓦窑堡去西安,于6月27日到达甘州。此后到9月上旬的两个多月中,中共中央与邓发失去了联系。
9月8日,洛甫又致电王明说,邓发已出玉门关到了安西,尔后又转到敦煌,从敦煌来电称不能前进。由于敦煌到哈密千余里无人烟,需要由哈密派汽车去接。或寄入新疆的护照给他。邓发用的是以甘肃民政厅委任的查灾专员的身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到电报后即复电中共中央,派滕代远到新疆去接邓发。
滕代远接受了这一任务,由苏联秘密赴新疆。由于他俄语不熟练,事先联系在火车上有个列车员照顾他。下了火车改乘汽车,又托一司机带路。到达国境时,由苏联红军边防军接待他并帮助他越境,又由一位维吾尔族老人赶马车把他拉到塔城,一路招待得很好。在塔城和苏联驻塔城领事打了个招呼,然后乘坐长途汽车到了迪化(今乌鲁木齐),找到事先联系好的一个民政厅长。此人很进步,他的妻子是个学生,也很进步,滕代远暂时住在他的家里。随后他找了盛世才的外事处长王宝乾(又名赵实),打听邓发的情况。滕代远在迪化住了一个多月,到约定的地方,不见邓发到来,只好又回苏联去了。原来邓发到了甘肃边境地区,不幸身染重病,不能继续前进,待病稍好后,于10月16日由安西启程继续西行,一路历尽千辛万苦,于11月上旬才到达迪化。
滕代远回到莫斯科已是10月中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又让他再次赴新疆参加迎接西路军的代表团。团长是陈云,让他担任副团长,团员有李春田、冯铉(即何晓理)、段子俊。代表团从组织起来到出发只用了三天时间。临行前作了分工;陈云总负责,滕代远协助之,冯铉作翻译,段子俊负责电台,李春田管译电。他们的任务是:赴新疆迎接西路军。陈云、滕代远率领的迎接西路军的代表团出发前,季米特洛夫举行家宴招待他们,并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点什么?他们提出西路军进新疆后缺少弹药、武器。于是季米特洛夫通过联共中央领导,答应送给他们九十辆坦克和九十门大炮。他们非常高兴,心想这回接到西路军后可以搞开一个局面了。于是一行五人从莫斯科出发,坐火车一直到苏联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的首都阿拉木图,脱下西装,换上苏联军队的棉袄,秘密到了苏联边境霍尔果斯(这是苏军屯军的地方,在我国伊犁对面)。这时,正好国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此,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让他们停下来等候指示。陈云、滕代远等五人被安排住在苏联边防军一个营长家里。这家人对他们很客气,招待得很好,开始营长的妻子给他们做饭,后来他们觉得不合口味,干脆自己动手做。滕代远会做菜,尤其擅长做红烧肉,李春田负责做饭,段子俊和冯铉烧火打杂,陈云也动手洗碗,生活安排得还不错。不久,陈云一度流鼻血很厉害,就被送到阿拉木图治病。这时,正值隆冬季节,经常下雪,天气异常寒冷,他们也不能随便外出,闲得无事,每天便由冯铉给他们读读俄文报纸,打打扑克,聊聊天。当聊到西安事变时,段子俊、冯铉、李春田认为这一次抓住了蒋介石可大快人心了。可是滕代远和陈云却不是这样认识。陈云认为,为了防止挑起新的内战,团结一致抗日,蒋介石不能杀。滕代远认为陈云的意见对,如果杀了蒋介石,这就必然会引起新的更大规模的内战,对抗日不利。陈云、滕代远的看法,对他们三人很有启发。至今段子俊回忆起这段往事,感到陈云、滕代远有水平。有时,他们想看电影,经提出后,好几百人的电影院只给他们五人看,怕别人遇见他们。想出去打打猎,森林里连个鸟都没有。就这样,他们在边境等了五个月。
这时,由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率领的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共二万余人组成的西路军于1936年10月25日,从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虎豹口)西渡黄河天险,向河西走廊进发,执行打通国际交通路线,建立河西走廊根据地的战斗任务。
河西走廊是高寒地区,11月份已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西路军在这里与马步芳、马步青等国民党十余万敌军进行了顽强艰苦的斗争,奋战了四个多月,毙伤俘敌约两万人,给马步芳、马步青所部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西路军的西进作战,存在着许多不利条件。在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寡不敌众;在地理条件上,甘肃西部南有海拔三至五千米的祁连山,北有北山和沙漠、戈壁滩,中间为一条狭长的走廊,回旋余地很小;加上西路军长时间行军作战,未得休息和补充,终于在1937年3月中旬同敌人在张掖县西南的梨园口进行殊死搏斗后失败。
西路军失败后,于3月14日晚在康龙寺南山石窝子,由陈昌浩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军政委员会。会议决定: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返回陕甘宁苏区,成立西路军工委,由李卓然任书记,余部两千人组成左、右三个支队沿祁连山两侧游击,以三十军所余千余人编为左支队,由李先念等率领沿祁连山往西打游击。西路军工委的领导干部随左支队行劫。巍巍祁连,杳无人烟。漫山遍野皑皑白雪,大小河川冰封冻结,气温降到摄氏零下三十多度。西路军的战士身上没有棉衣,脚上没有鞋子;腰间没带干粮,渴了抓一把积雪塞进嘴里,饿了剥一块树皮聊以充饥,经过整整四十多天的奋斗,快出祁连山了,到了一个叫“塔实”的村子,发电报请示中央,说剩下几百人了,是进新疆还是到蒙古去?巧得很,电报一叫就通了。3月23日,中共中央电示左支队:“团结一致,保存力量,前进方向是新疆或蒙古,设法去新疆。并将派陈云和滕代远去迎接。”左支队研究决定:向新疆方向行动,并电告中央。4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军委主席团电西路军工委:“你们可以向新疆西去,已电彼方设法援接。
4月下旬,西路军左支队余部转战到新疆的星星峡,当时集中的四百余人,受到了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边务处哈密办事处主任王效典的热情接待。
这时,正在边境等候通知的陈云、滕代远一行五人,在苏联斡旋和帮助下,由苏联进入新疆,以营救西路军余部为契机,多次与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接触,双方就建立统一战线的有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从而正式建立了我党与盛世才的统一战线。
临近五一节的一个早晨,盛世才准备了五十多辆大汽车,车上满载着武器、服装和各种食品,并派了一个苏联籍的军事顾问、一个营的武装部队、一位边务处的科长、一位译电员,带着密电码护送陈云、滕代远去星星峡。
在途中休息时,盛世才的顾问提出要解除西路军左支队的武装,以免出事。陈云、滕代远商量后坚决不同意,说我们是去训练干部,是经过盛世才同意的,我们不干涉其他事务,西路军不能放下枪,放下枪不成了投降!经过斗争,他们才同意不交枪。
星星峡是群山中间的一个峡口,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联系新疆与内地的重要关口,是陆路通往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东北部各国的必经之路。出山沟向东即属甘肃省境。从地图上看,星星峡似乎是一个比较大的关卡,但实际上人烟稀少,只有几十间黄泥土房,居住着二十多户居民。有一个边卡哨和新建立的边务处驻哈密办事处的分处。因为来往行人很少,这里显得很凄凉。他们到了星星峡,由哈密办事处分处的负责人王效典出来接待。王效典是个军校毕业的东北抗日青年军人,很热情。他告诉陈云、滕代远,西路军左支队余部已到达星星峡,西路军的主要领导干部有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曾传六、郭天民、黄火青、宋侃夫、王子纲等人。当陈云、滕代远刚刚到达办事分处时,西路军的指战员们一齐拥上前去热烈地和陈云、滕代远握手,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陈云、滕代远逐个地和他们握手。陈云告诉大家,党中央从延安给他发去急电,指示他同滕代远等几名同志火速由苏联入新疆,接应突围进新疆的西路军。滕代远高声说:“我们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迎接你们的,你们辛苦了,受罪了,现在又回到自己家里了。” 当滕代远和吕黎平(西路军总部情报科长)握手时,站在一旁的李卓然向滕代远介绍了吕黎平。滕代远松开手后退一步,上下端详着吕黎平说:“吕继熙?不是吕继熙吗?”原来吕黎平叫吕继熙,在滕代远任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部长时,吕黎平在军委作战科,经常接触。这时,滕代远紧紧地搂住了吕黎平说:“小吕,你受苦了,你们都受苦了”。西路军指战员们听了这些温暖人心的话,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泪水湿透了胸前的衣襟。接着,在星星峡开了一个五一节纪念会,陈云、滕代远代表党中央和毛泽东向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指战员们表示了亲切的慰问。陈云在会上讲了不少鼓励的话。他说,你们这些共产党员,经过那些困难都过来了,人都累得不像样子了,不投降敌人,剩下这部分人还团结在一起,能够跑到这里来,是好样的,是好共产党员嘛!革命斗争有胜利也有失败,只要我们保存下革命力量,我们就会发展壮大起来。你们现在的几百人,将来可以扩充到千百万人,争取革命的更大胜利!陈云、滕代远的慰问和勉励,使西路军左支队的同志们又得到党的温暖。5月1日下午,西路军左支队四百余人在陈云、滕代远带领下,坐车向迪化驶去。经过几天的行军,大约是5月7日,到了迪化西南十余公里的红雁池。当暮色徐徐降临大地时,车队趁天黑驶进了市区,在该市西大桥的一个工厂里下车。这是盛世才的一家新落成的纺织厂女工宿舍,设备、条件在当时是比较好的,落成后尚未启用,暂时给西路军左支队做营房。西路军左支队进新疆是秘密的,既没有搞群众迎接,也没有开欢迎会。过了两天,盛世才在督办公署东花园贵宾室会见了陈云、滕代远和这支红军的领导人。会见的方式也是秘密的,未从督署正门进入,而是从旁门把陈云、滕代远、李先念、程世才等由边务处副处长陈培生陪同迎入东花园会客厅的。
7月下旬,西路军的干部、战士又从纺织厂的宿舍搬出,迁移到东门外营房里(现为五星路),与盛世才的部队住到一起。根据当时国内外和新疆的政治形势以及盛世才的要求,陈云、滕代远与西路军工委李卓然、李先念等研究决定,将西路军左支队进行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下设干部队和四个大队,按照事先与盛世才的商议,对外称新疆边防督办公署新兵营,是从关内新提来修建迪化至兰州公路的,穿新疆军队的军服,由盛世才按新疆军队标准承担全部供给,对外称“新兵营”,整编后,在中央没有新的指示前,组织他们学习军事技术、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先上基础课,组织他们学习语文、算术、历史、地理和物理常识。陈云和滕代远亲自为他们讲文化课。以后,又进行飞机、坦克、大炮、骑兵、电台等业务训练。商得盛世才的同意,还派了苏联顾问来上课。由于西路军左支队的大部分同志文化水平比较低,有的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所以学习起来困难不少,觉得“打仗容易学习难”。滕代远告诉他们,现在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军事技术,也是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他们号召大家要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样,向文化进军,要求“新兵营”成为一所培养红军人才的学校。陈云、滕代远还亲自给干部队讲政治课。他们讲授过《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列宁主义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等。
9月份以后,天气渐渐冷了,新疆当局给他们发了皮大衣、皮鞋、皮帽、长短毛毡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陈云、滕代远经请示党中央批准,向盛世才提出,用苏联援助盛世才军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训练“新兵营”,培养各兵种的军事人才。他们同意后,于是“新兵营”指战员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技术。第一、二、三大队二百多人学驾驶汽车,其中第三大队在学会驾驶汽车的基础上再学驾驶装甲车。第四大队一百多人学习使用各种火炮。干部队重点学军事和政治理论。后来,又在干部队的基础上,举办了二十多人的无线电训练班和十多人的军医训练班。为建设骑兵部队的需要,还派出几个人进盛世才的兽医站学兽医。从此“新兵营”成了我军第一所多兵种的军事技术学校。
陈云、滕代远还给“新兵营”的指战员们作国内外的形势报告。报告指出: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开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随时有可能将“新兵营”指战员派往抗日救国前线。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国家的兴旺,我们既要学好文化,更要练精武艺。要学古人那样,“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指战员们个个表示,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旺,要勤学苦练军事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
就在这一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太原、长沙、桂林、兰州等地公开设立八路军办事处。为进一步加强新疆工作,中共中央决定也在新疆迪化设立八路军办事处。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代表周小舟、盛世才驻南京代表张元夫和以铁道部代表名义出现的杜重远,自陕西乘飞机抵达兰州,住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从兰州飞抵迪化。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指示,陈云与周小舟等人同盛世才进行了多次商谈,于1937年10月间在迪化南梁正式设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中共中央决定滕代远出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
但由于新疆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成立后,第一,不公开对外,不挂牌子,只称“南梁第三招待所”。办事处内的我方工作人员不能公开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具有保密性质;第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没有自已的警卫和武装力量,而是由盛世才给办事处选派副官和卫士以及炊事人员等;第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没有自已的独立的通讯联络设备,通常用自己的密码通过盛世才的电台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党代表与各地区工作的中共党员的联系是通过盛世才的邮政收转或采取其他秘密联系办法。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由中共驻新疆代表主持。第一任党代表是陈云,任职时间从1937年4月至11月。11月27日,陈云和王明、康生同机离迪化回延安。陈云走后,滕代远接任陈云职务,担任中央代表,主持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在陈云和滕代远主持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一是认真贯彻共产党与盛世才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维护祖国统一,帮助盛世才促进和巩固“六大政策”政权,建立新新疆;二是巩固抗战后方和保持国际交通线的畅通;三是筹集和转运国际和新疆援助延安八路军抗日的部分军火和其他军需物品;四是为抗战和新疆培养人才;五是迎接和接待往返于延安和共产国际间的各级干部和党员,安置病残人员治病和休养;六是指导和管理在新疆工作、学习深造的党员、干部的学习、生活、思想,传达党中央文件,经常保持与党中央、共产国际以及在新疆各地工作同志的联系。
滕代远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代表期间,除了办好新兵营外,还几次与盛世才和省政府进行联络、交涉,结果同意支援我八路军羊皮大衣五万件,汽车十辆,高射机关枪十二挺,子弹十二万发。
1937年12月,党中央令滕代远返回延安,中央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由邓发接任。12月底,滕代远同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曾传六、郭天民、宋侃夫、王子纲等从迪化坐飞机到兰州。当时正下着大雪,滕代远下飞机后来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与党中央的代表谢觉哉,八路军代表彭加伦见面洽谈,然后坐汽车,带着高射机关枪、子弹等一批武器到西安,和西安办事处的党代表林伯渠见面,然后经西安回延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