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芬(1907——1962),安徽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商南立夏节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4年11月,王远芬任红四军十二师谍报科科长,参加了陕南、广(元)昭(化)战役。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了强渡嘉陵江战役,红十二师先在东线阻击川军、掩护主力渡江;渡江后奉命攻下梓潼,保证主力西进的左翼安全。王远芬带领谍报人员提前到梓潼侦察敌情,侦知守敌是邓锡侯部一个团,另有民团七八百人,敌人以两个营和民团武装守城,以一个营置于城西南山头上控制到绵阳的要冲。战斗发起后,他又将电话挂在敌人电话线上,监听守敌与绵阳增援之敌的通话,掌握两地敌人的动态,为攻城和打援两方面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情报。接着,他随部队坚守北川河谷一个多月,策应了中央红军的北上,掩护了四方面军主力西进与中央红军的会师。
长征途中,红十二师还没有电台和先进的仪器,谍报工作主要依靠指战员们的机智勇敢和勤劳,而在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更有困难。王远芬带领谍报人员以各种巧妙的方式,积极收集情报,为军、师首长分析敌情、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不畏艰难,坚持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为部队侦察敌情,调查地形、民情、风俗、物产,有时要寻找向导,选择道路,比一般指战员要多走很多路,多吃不少苦。8月,他随右路军通过若尔盖大草原,向班佑、包座进军。9月又回头南下,再过草地。随后渡过大小金川,两越雪山,参加绥崇丹懋战役、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和百丈关决战。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几个月,人困马乏,粮少弹缺,处境艰难。
1936年4月中旬,红四军十二师、独立师奉命南下雅江地区,在雅江西岸阻击敌李抱冰部一个多月,保证了红二、六军团的安全北上及其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7月上旬,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王远芬所在部队担任后卫,在筹粮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以近一个月的行程,第三次穿过茫茫草地。出草地后不久,他在部队整编中调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参谋长,随部经腊子口、岷州进占洮州旧城,攻渭源,于10月8日在会宁以东界石铺一带与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11月,在萌城、甜水堡战斗中,他和各级干部不顾疲劳,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前仆后继,以白刃战与装备精良之敌英勇战斗,歼敌胡宗南一部。接着,二十八团参加陕甘宁边境的山城堡战役,再次打击了敌胡宗南部,扼制了国民党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进攻。
抗日战争时期,王远芬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侦察参谋、团参谋长,三八五旅独立团团长,太行军区一分区参谋长、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参谋长,河南军区安阳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河南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